新余钢懈工贸有限公司

徇私舞弊少征稅款罪由什么構成(徇私舞弊少征稅款罪和貪污罪區(qū)別)

規(guī)法網(wǎng)整理 刑事辯護 2022-12-30 00:18:47 0
蔣雋哲律師
蔣雋哲 律師

北京市京師(無錫)律師事務所

擅長:刑事案件, 交通事故, 合同糾紛, 勞資糾紛,

為了更好的應對生活中可能會發(fā)生的法律問題,我們需要學習一些相關的法律知識,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關的法律知識,本站整理了一些與徇私舞弊少征稅款罪的犯罪構成要件指的是什么,相關法律規(guī)定相關的法律內(nèi)容,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徇私舞弊少征稅款罪的犯罪構成要件指的是什么

徇私舞弊少征稅款罪構成要件如下:

(一)客體要件本罪侵害的客體是國家的稅收征收管理制度和國家稅收機關的正常管理活動。稅收是國家財政收人的主要來源。依法保障國家的稅收,對于增加國家的綜合國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全國人大常委會相繼通過了《稅收征收管理法》等一系列涉稅法律、法規(guī),為依法打擊涉稅犯罪,保障國家的財政收入提供了必要的法律武器。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不僅會使國家的財政收入受到損失,侵犯國家的稅收管理制度,而且會侵犯稅務機關工作人員職務行為的廉潔性,侵犯國家稅收機關的正常管理活動。

(二)客觀要件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應征稅款,致使國家稅收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稅務工作人員徇私舞弊行為首先必須是利用職務之便進行的。所謂利用職務之便,是指利用職權或者與職務有關的便利條件。職權是指本人職務范圍內(nèi)的權利;

與職務有關的便利條件是指雖然不是直接利用職權,但是利用了本人的職權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其次必須有不征、少征應征稅款的行為。所謂應征稅款,是指稅務機關根據(jù)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稅種稅率應當向納稅人征收的稅款。所謂不征,是指稅務機關工作人員明知納稅人應當繳納稅款,但是不向其征收,或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擅自決定納稅人免繳稅款。所謂少征,是指稅務機關的工作人員向納稅人實際征收的稅款少于應征稅款,或者明知不具備減稅條件,弄虛作假擅自決定減稅的。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應征稅款的行為表現(xiàn)在稅收征管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如稅務登記、帳簿、憑證管理、納稅申報、稅款征收(包括稅款的繳納、退還、補繳和追征、稅收減免、應納稅額的核定、納稅擔保)以及稅務檢查,稅務工作人員只要在上述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違背事實和法律、法規(guī)。濫用征管職權,搞虛假稅務登記,涂改帳簿,偽造納稅憑證、擅自減少應納稅數(shù)額等,都是徇私舞弊行為。第三,不征、少征應征稅款的行為必須致使國家稅收遭受重大的損失。即稅務機關工作人員雖然有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應征稅款的行為,但并未因此而使國家稅收遭受重大損失,便不構成犯罪,致使國家稅收遭受重大損失,應該是指行為人徇私舞弊,不征或少征的稅款,由于主客觀原因,國家無法再實際予以征收。如果行為人不征或少征的應征稅款,稅務機關發(fā)現(xiàn)以后,依法征收并如數(shù)收歸國庫,那么則不能認為行為人不征或少征的應征稅款已致使國家稅收遭受重大損失,從而不認為成立犯罪。根據(jù)1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fā)布施行的《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guī)定》(試行)的規(guī)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為徇私情、私利,違反規(guī)定,對應當征收的稅款擅自決定停征、減征或者免征,或者偽造材料,隱瞞情況,弄虛作假,不征、少征應征稅款,致使國家稅收損失累計達l0萬元以上的;

2、徇私舞弊不征、少征應征稅款不滿10萬元,但具有索取或者收受賄賂或者其他惡劣情節(jié)的。

(三)主體要件本罪的主體要件是特殊主體,是履行征收稅款職責的國家工作人員,即稅務機關的工作人員。稅務機關的工作人員,也就是指在各級稅務局、稅務分局和稅務所中代表國家依法負有向納稅人或納稅單位征收稅款義務并行使征收稅款職權的人員。

(四)主觀要件本罪的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故意。即稅務機關的工作人員,明知自己不征或者少征稅款的行為,破壞了有關稅收管理法規(guī),會給國家稅收造成嚴重損失,仍然希望或放任這種危害結(jié)果的發(fā)生。過失不構成犯罪,如果稅務工作人員在稅收征管中玩忽職守,嚴重不負責任,過失地給國家稅收造成重大損失的,應按玩忽職守罪追究刑事責任,至于行為人的犯罪動機可能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為了貪圖錢財?shù)炔环ɡ?,有的是因礙于親朋好友情面而徇私舞弊,有的是出于報復或嫉妒心理而徇私舞弊等,動機如何對本罪構成沒有影響,可以在量刑時作為因素之一予以考慮

破壞界碑罪需要哪些犯罪構成

破壞界碑罪犯罪構成如下:

1、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邊境的正常管理秩序。犯罪的對象僅限于國家邊境的界碑、界樁。界碑、界樁是在我國與鄰國接壤地區(qū)設置的用以劃分兩國疆界線的標志物。它涉及到兩國領土范圍的問題,任何人不得擅自移動和破壞,否則,就有可能引起兩國間的領土糾紛,給國家和人民在**上造成重大損失,這一點是本罪與一般破壞公私財物罪的主要區(qū)別。

2、客觀要件本罪往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破壞國家邊境界碑、界樁的行為。這里,所謂“破壞行為”,主要是指搗毀、盜竊、拆除、損壞、掩埋、移動位置,等等。不論采取什么方法,只要使國家邊境的界碑、界樁失去了原有的作用,都應視作破壞行為。本罪的行為對象必須是國家國境的界碑、界樁。國家邊境上的界碑、界樁,是標志國家領土范圍的標記,它既可以是永久性的,也可以是根據(jù)條約規(guī)定埋設的,還可以是按照歷史形成的管轄范圍埋設的。至于界碑、界樁的具體形式如木樁、鐵樁、石碑,等等,均在所不問。

3、主體要件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可以是中國人,也可以是外國人。

4、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故意。即明知是界碑、界樁而故意加以破壞。至于犯罪動機則可能是多種多樣的,如有的是為了貪財,有的是為了泄憤,有的是為了報復私仇進行栽贓陷害等,不同的動機對成立本罪不發(fā)生影響,但是可以作為量刑情節(jié)考慮。過失破壞國家邊境界樁、界碑的,不能構成本罪?!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二十三條故意破壞國家邊境的界碑、界樁或者永久性測量標志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如還有不清楚的或新情況,建議你直接本站,在線提問以便于了解溝通案件情況,智能匹配平臺空閑律師為你作出詳細的有針對性的解答,盡量說明大致情況以免因信息不全、溝通不暢,解答有誤。祝維權成功。

標簽關鍵詞